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2v正(H2)=3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2v正(H2)=3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2v正(H2)=3v逆(NH3
B.v正(N2)=v逆(NH3
C.v正(N2)=3v逆(H2)     
D.v正(N2)=v正(H2
答案
A
举一反三
可逆反应2NO2(g)2NO(g) + 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值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全部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AB的同时,生成nmol的B2
D.A2、B2、AB的分子数之比为1:1:2时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着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①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
②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③D和E可以形成1:1和1:2的两种常见化合物。
④A与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差1,且与E是同主族元素
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E>F>G>B>C>D>A
⑥F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G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回答:
(1)由B、D、E三元素组成的无机盐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单质和D的单质可以设计为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则A的单质在该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反应3A2(g)+C2(g)2CA3(g)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反应条件(不改变A2、C2和CA3的量),下图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A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4)D和E能形成1:1和1:2的两种常见化合物X和Y :写出Y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X、Y分别溶于等量足量的水中,形成浓度相同的溶液,需X、Y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n(X)____________n(Y)(填“<”“>”或“=”)
(5)C、D、E、F、G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6)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C与A形成的化合物结合H+能力强于D与A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同时生成3n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