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为减小配制溶液的误差,容量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B.向溶液中滴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证明溶液中有CO32-C.含有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为减小配制溶液的误差,容量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B.向溶液中滴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证明溶液中有CO32-C.含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为减小配制溶液的误差,容量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B.向溶液中滴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证明溶液中有CO32-
C.含有Mg(OH)2和Ca(OH)2的浊液中加入足量MgCl2,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Ca(OH)2
D.把纯净的铁和锌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到经过酸化的3%的NaCl溶液中,往铁电极区滴入2滴KSCN,有红色出现
答案
A.配制溶液,还需要定容,则容量瓶不需要烘干,容量瓶中有水对实验无影响,但必须洗净,故A错误;
B.因CO32-、HCO3-均能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向溶液中滴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不能证明溶液中有CO32-,故B错误;
C.因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则含有Mg(OH)2和Ca(OH)2的浊液中加入足量MgCl2,发生Ca(OH)2+Mg2+⇌Mg(OH)2+Ca2+,则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Ca(OH)2,故C正确;
D.纯净的铁和锌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到经过酸化的3%的NaCl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n比Fe活泼,则Zn为负极,发生Zn+2H+=Zn2++H2↑,所以往铁电极区滴入2滴KSCN,不会有红色出现,故D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
如图甲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图乙所示,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魔方格
A.①②③B.②④C.④⑤⑥D.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
 通电 
.
 
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魔方格
题型:安徽难度:| 查看答案
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 Zn→a→b→Cu 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魔方格
题型:福建难度:| 查看答案
一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2Fe2+-2e-═2Fe3+
C.当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Fe电极减少28 g
D.盐桥中Cl-移向FeCl3溶液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mL 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g.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