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O2-),其中多孔电极a、b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O2-),其中多孔电极a、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O2-),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
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
魔方格
答案
A.多孔电极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于吸附气体,故A正确;
B.H2具有还原性,为原电池的负极,另外由阴离子的移动方向也可知b极为电池的负极,故B正确;
C.通入空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电解质为非水物质,则电解质中不存在OH-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C错误;
D.H2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2H2-4e-+2O2-=2H2O,故D正确.
故选C.
举一反三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电极产生2.24LH2
B.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0+4e-=2H2↑+40H-
C.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
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02+4H++4e-=2H20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反应为:Fe+Ni2O3+3H2O
放电



充电
Fe(OH)2+2Ni(OH)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2e-→Fe+2OH-
C.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Ni2O3+3H2O+2e-→2Ni(HO)2+2OH-
D.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题型:广东难度:| 查看答案
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电池中的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3H8+5O2=3CO2+4H2O
C.电路中每通过5mol电子,约有5.6L标准状况下的丙烷被完全氧化
D.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0e-+10O2-=3CO2+4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