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1)写出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

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1)写出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1)写出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并将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该过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该步反应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
(2)①(2分)
(2分)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分)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铁与水高温下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的反应。(2)四氧化三铁与盐酸的反应和三价铁与二价铁的转化,及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转化。
举一反三
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某学习小组取0.98  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将其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
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  H2O
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是曲线A
D.图2中绘制错误的曲线共2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b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
                                                                 
c
 
                                     
棉球变为白色
 
结论:该气体具有                     性
Ⅱ、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a.按上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5.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c.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                                               后,点燃A处酒精灯;
d.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步骤c中填空
(2)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3)步骤④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__。
(5)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
(6)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某兴趣小组研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1)SO2气体与Fe3+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           __             。(填离子符号)
(2)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A.Na2SO3溶液与HNO3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                                                   
(4)如果有280mL SO2气体(已折算为标态)进入C装置中,则C中50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mol/L才能达到目的。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6)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2.72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0.224 L.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n(Fe)∶n(Fe2O3)=3∶1
B.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实际参加反应HCl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D.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利用废的生铁丝(表面有铁锈)、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生产过程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铜粉与还原所得铜粉混合灼烧,检验发现灼烧后得到的是CuO和少量Cu的混合物。原因是:
①灼烧不充分Cu未被完全氧化。
②CuO未被还原。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灼烧后的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也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并控温在50~60℃,持续反应1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硫酸铜溶液得到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向灼烧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进行酸溶,也可达到充分酸溶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较少使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