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现象

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中溴水褪色
还原性:SO32—> Br
B
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SO32—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C
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
Ba2++SO32—→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
D
d中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滴入溴水后褪色,说明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被溴单质氧化为硫酸钠,正确;B中是滴入硫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硫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单质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2S2+6H+="3S↓+3" H2O,正确;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在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显碱性: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在该溶液中加入BaCl2后,Ba2++SO32═BaSO3↓(白色),水解平衡左移,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红色褪去,正确;D中无论是亚硫酸钠是被氧化还是未被氧化都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举一反三
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H2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过量的Zn投入一定量的浓H2SO4中,最终生成的气体只有SO2
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C.运输保存浓硫酸的槽罐车一旦泄露后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向5 mL 18 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0.045 mol S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为提高能利用率,西方提出共生理念——为提高经济效益,人类生产活动尽可能多功能化.共生工程将会大大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
(1)由于共生工程的应用,利用发电厂产生的SO2制成自发电池,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该电池电动势为1.06V.实际过程中,将SO2通入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负极反应式为       .用这种方法处理SO2废气的优点是     
(2)以硫酸工业的SO2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碳酸氢铵和氯化钾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①生产中,向反应Ⅱ中的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性很强的对苯二酚等物质,其目的是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应Ⅰ中需鼓入足量空气,以保证二氧化硫充分氧化生成硫酸钙
B.反应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4C CaS+4CO↑
C.反应Ⅳ需控制在60~70℃,目的之一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
D.反应Ⅴ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氮肥
③反应Ⅴ中选用了40%的乙二醇溶液做溶剂,温度控制在25℃,此时硫酸钾的产率超过90%,选用40%的乙二醇溶液做溶剂的原因是             
④(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形成共生系统.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省从2013年12月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Ⅳ”标准,汽油中的硫含量下降三分之二,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SO2和 Fe( NO3)3溶液的反应[0.1mol/L的Fe(NO3)3溶液的 pH=2]做了相应探究。
探究I
(1)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配制1mol/L 的Fe(NO3)3溶液,需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Fe(NO3)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经过洗涤、定容、摇匀可配得溶液,请回答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设计求余酸的物质的量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II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 SO2与Fe3+反应;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请分析该同学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______ (填序号)。
A.1 mol/L 稀硝酸
B.pH=1的FeCl3溶液 
C.6.0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