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释下列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与硅相比,金刚石的硬度大,熔点高B.HF、HCl、HBr、HI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解释下列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 规律是A.与硅相比,金刚石的硬度大,熔点高 | B.HF、HCl、HBr、HI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C.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 | 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硅和金刚石形成的晶体都是原子晶体,硬度和熔点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系;B中氢化物的稳定性和化学键强弱有关系;C中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强弱有关系,与键能无关,C不正确;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极易和氢气化合,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关键是理解只有化学键才有键能,所以凡是与化学键有关系的,都可以用键能来解释。其次明确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
举一反三
(14分) 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A、B、C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 (2)由A、B、C和氢四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1mol该晶体含有配位键2mol,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 (3)F和Mn(锰)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预测a b(填“大于”、“小于”、“等于”),理由是
元素
| Mn
| F
| 电离能 ()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I3
| a
| b
| (4)AC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 ; (5)H2S和C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 熔点/K
| 沸点/K
|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 H2S
| 187
| 202
| 2.6
| H2C2
| 272
| 423
| 以任意比互溶
|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② 熔点、沸点差异的主要原因 ②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
(10分)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E也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B的外围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两倍,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虚线表示 , 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人们通常把拆开l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 F—D
| F—F
| B—B
| F—B
| C═D
| D═D
| 键能/kJ·mol-1
| 460
| 176
| 347.7
| 347
| 745
| 497.3
|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c.F的单质 ②F单质晶体中一个F原子与其紧邻的F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加热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F(s) + D2(g) 加热 FD2(s)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F单质晶体发生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为: 。 |
水结冰是从上向下增厚,而油脂凝固是从下向上进行,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因为水是无机物而油脂是有机物 | B.因为油脂密度小于水 | C.因为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冰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 D.因为油脂固化后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密度增大 |
|
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不可能有( )A.sp杂化 | B.sp2杂化 | C.sp3杂化 | D.sp4杂化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