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木浆纤维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离子液体溶解条件溶解度(质量%)加热到100℃10%微波加热25%,清澈透明微波加热5%~7%微波加热5%~7%微波加热不

(10分)木浆纤维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离子液体溶解条件溶解度(质量%)加热到100℃10%微波加热25%,清澈透明微波加热5%~7%微波加热5%~7%微波加热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木浆纤维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
离子液体
溶解条件
溶解度(质量%)

加热到100℃
10%

微波加热
25%,清澈透明

微波加热
5%~7%

微波加热
5%~7%

微波加热
不溶解

微波加热
不溶解

微波加热
5%

微波加热
微溶
表中是1-(正)丁基-3-甲基咪唑正一价离子的代号,“咪唑”的结构为:

假设在Cl里溶解了25%的聚合度n=500的纤维素,向该体系添加1.0%(质量)的水,占整个体系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多少?假设添水后纤维素全部析出,析出的纤维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多大?
答案
溶解于离子液体中的纤维素的摩尔质量为:(6×12+10+5×16)×1000=1.62×105(g/mol);
  离子液体的摩尔质量为:8×12+15+14×2+35.5=96+15+28+35.5=175(g/mol);
  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18/(1.0/18+75/175+25/1.62×105)=0.12;
  析出的纤维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162000)/(1.0/18+75/175+25/1.62×105)=3.2×104
解析
考查有关混合物中物质的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举一反三
(6分)1mol C4H10(g)与不足量的氧气共贮于一固定容器中,压强为p,点火燃烧后,回到室温,得到水若干(其体积可不计)和CO2和CO两种气体,总压强降为0.557 p,试问:
(1)生成的水的质量;
(2)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
(3)反应后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工业上目前使用两种方法制取乙醛:(1)乙炔水化法;(2)乙烯氧化法。下列两表提供生产过程中原料、反应条件、原料平衡转化率、产量等有关的信息情况:
表一:原料、反应条件、平衡转化率、日产量
 
乙炔水化法
乙烯氧化法
原料
乙炔、水
乙烯、空气
反应条件
HgSO4、100~125℃
PdCl2-CuCl2、100~125℃
平衡转化率
乙炔平衡转化率90%左右
乙烯平衡转化率80%左右
日产量
2.5吨(某设备条件下)
3.6吨(相同设备条件下)
表二:原料来源生产工艺
 
原料生产工艺过程
乙炔

乙烯
来源于石油裂解气
根据上述两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乙炔水化法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烯氧化法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两表中分析,现代工业上乙烯氧化法逐步取代乙炔水化法(从环境、原料来源、产率和产量、能耗等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在相同条件下,两种制取乙醛的方法哪种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上述两种方法的反应条件,均增加“100atm”,原料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而实际生产中不采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乙烯由石油裂化(裂化气混合气体的平均化学式CnHm、m>2n),进一步完全催化裂解而来,得到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甲烷:5%、乙烯:40%、丙烯:10%、其余为丁二烯和氢气(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得到40mol乙烯,求:能够得到丁二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某有机物蒸气0.1L与a LO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燃烧,生成0.3L水蒸汽、0.1LCO2和0.1LCO(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1)a的最大值为_________,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当有机物为乙二醇时,a的值为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烃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CO2体积比为4∶3,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不能使溴水退色,则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
A.C3H4B.C7H8C.C9H12D.C8H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现有化合物甲:   乙:
丙:
(1)请写出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