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然后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为                       (填写图中编号)。
(2)本实验进行时,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为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至少应有2个孔的原因是                           
(4)本实验需配置10mol·L-1的NaOH溶液500mL,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外,还须用到的仪器有                                                                 (填仪器名称) ,定容时操作如图,则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高”或“偏低”)。

(5)实验时仪器①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
(1)③②⑤(不要求顺序,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②⑤⑥④①    (答成“②⑤④①”也得分,其它答案不得分)
(3)使瓶内外压强相等  (答成“与大气相通”等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得分)
(4)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不答容量瓶规格、漏写、错写均不得分)  偏高(答成“偏大”等其他答案一律不得分)
(5)ClO+H2O2 = Cl+ O2↑ + H2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得到,故应选用 ③②⑤;(3)通入气体的瓶子一定要有出气的孔,使其与大气相通,保证瓶内外压强相等;(4)配制溶液需用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注意容量瓶要带规格,也可以加烧杯;图中是俯视刻度线,导致液面偏低,溶液体积偏少,浓度偏高。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溶解后的溶液要马上转移至容量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B.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液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气体。
C.用盐酸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