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

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 g,所得溶液的浓度.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配制200mL 2 mol·L-1的稀H2SO4时,先平视后仰视
A.只有①B.只有②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10 g硫酸铜晶体中硫酸铜的质量小于10g,浓度偏低。②中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说明水的含量高,测定结果偏高。③中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 g,则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减去0.2g,因此质量偏低,浓度偏低。滴定管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答案选D。
举一反三
(12分)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H2O2H=Mn2H2O+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4)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蚌埠市第二次质检]在实验中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
B.溶液中Fe3+的检验(试管、氯水、KSCN溶液)
C.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试管、酒精灯、托盘天平)
D.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石蕊试液、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广东六校联考]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潍坊高三期末] (6分)(1)下面a~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玻璃仪器:
a.烧杯 b.容量瓶  c.试管  d.量筒  e.滴定管  f.圆底烧瓶
①其中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②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
③可作反应容器并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一块pH试纸浸入稀盐酸中,测定溶液pH
B.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18.80mLKMnO4溶液
C.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E.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该钾盐为K2CO3
F.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合肥市第二次质检](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0C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过氧化氢等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
(1)学生甲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
a.称取wg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00×103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时的反应方程式:(I2+2S2O32=2 I+2S4O62)。
滴定时Na2S2O3溶液应放在_________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 00mL,其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___;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2)学生乙对纯净的NaCl(不含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顺序
步骤
实验现象
①  
取少量纯净的NaCl,加蒸馏水溶解
溶液无变化
②  
滴入淀粉KI溶液,振荡
溶液无变化
③  
然后再滴加H2SO4,振荡
溶液变蓝色
请推测实验③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通常用电解KI溶液的方法来制备碘酸钾,电解过程中请你帮助学生丙设计实验来判断电解是否完全。仪器不限,可选的试剂:淀粉溶液、H2O2溶液、稀硫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