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仪器已省略)。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

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仪器已省略)。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仪器已省略)。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溴水。

实验现象:
试管①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液体沸腾;
试管②中有少量液体凝结,闻到汽油的气味,往液体中滴加几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颜色褪去。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管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C17H36C8H18+C9H18    C8H18C4H10+C4H8
丁烷可进一步裂解,除得到甲烷和乙烷外,还可以得到另两种有机物,它们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有机物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其可能结构为(     )(答案可能不止一个,下同)

(3)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
(4)试管②中的少量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甲烷    ②乙烯    ③液态烷烃    ④液态烯烃
答案
(1)防止试管③中的液体倒吸到试管②中
(2)CH2=CH2、CH3CH=CH2,加聚,AC
(3)CH2=CH2+Br2→CH2BrCH2Br(CH3CH=CH2+Br2→CH3CHBrCH2Br),加成
(4)③④
解析
考查石油的催化裂化及烃的性质
(1)试管A的玻璃管进口与出口均较短,一般起安全瓶的作用,可防止试管③中的液体倒吸到试管②中
(2)烷烃分解一般可得到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及烯烃,故丁烷分解可得到:
C4H10CH4+C3H6    C8H18C2H6+C2H4
所以,丁烷可分解得到甲烷、乙烷、乙烯CH2=CH2、及丙烯CH3CH=CH2
其中乙烯、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除自身加聚生成外,还可混合加聚,生成
(3)乙烯或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CH3CH=CH2+Br2→CH3CHBrCH2Br
(4)在冷水冷凝作用下,沸点较高的(碳原子大于4)烃被液化为液态,故答案为③④
举一反三
(9分)8.34gFeSO4·7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III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                                     (填计算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CO32-
B.检验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呈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⑶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 碱石灰   B 生石灰   C 五氧化二磷   D 氢氧化钠
⑷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⑸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⑹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2SO4、浓硝酸、6 mol·l-1 NaOH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A中可选用的溶液是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 ,氢气的体积为aL (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证明非金属性B.四氯化碳萃取C.制备少量氧气D.制备少量氧气
强弱            碘水中的碘        量NO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