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 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B. | 用铂丝替代玻璃材质的环形搅拌器 | 准确测定中和热 | C.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 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D.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
答案
A |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氢气和氯水 B.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 C.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D.量取15. 00 mL NaOH溶液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 ]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褪色 |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中只含有乙烯 | B. |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加新制 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 淀粉发生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 C. | 向甲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放热,变黑膨胀,有 刺激性气味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生成C、SO2和CO2等 | 下列实验操作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 ] |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静置,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无沉淀 | Ba2+的浓度为0 | B. | 加热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红色加深 | CO32-水解时吸收热量 | C. | 用碱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 标准HCl溶液,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 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 已达滴定终点 | D. | 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加热前后分别与盐酸 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 | n1<n2 | 下列实验装置所对应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 | [ ] | A.装置甲: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少量NO2 B.装置乙:制硫酸和NaOH,其中b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 C.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装置丁: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2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 |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使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原溶液中含有铵盐 | B. | 向Ag2CrO4浑浊液中加入NaCl溶液,有AgCl沉淀生成 | Ksp(AgCl)<Ksp(Ag2CrO4) | C. | 将10g CuSO4·5H2O溶解在90g水中 | 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 D. | 木炭与浓硫酸共热,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检验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