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               。(写名称)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进行的操作为                          。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写结构简式)
要除去该物质,可向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序号)。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A.水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答案
(1)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放热;
(2)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3)乙醛;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若有砖红色沉淀,证明产物是乙醛;(4)CH3COOH;C;蒸馏。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加热Cu丝时发生反应Cu+O22CuO。当把热的Cu丝遇到乙醇蒸气时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Cu+H2O。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足够后面发生反应需要消耗的能量。(2)甲的水浴加热作用是产生乙醇蒸气,便于乙醇的挥发;而乙用的是冷水浴。目的是冷却降温,便于乙醛的收集。(3)由(1)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乙醛。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可以利用醛基的性质进行的操作是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产物是乙醛;(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酸性物质。在该该反应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只有乙酸CH3COOH。为除去乙酸。可以利用乙酸不同与乙醛的性质:有酸性,而且酸性比碳酸强,乙酸能跟碳酸盐发生反应消耗,同时生成的碳酸不温度,会分解,以气体的形式扩散。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CH3COOH→CH3COONa+H2O+ CO2↑。选项为C。反应后的溶液为CH3COONa和乙醛的混合溶液。乙酸钠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而乙醛的沸点较低,所以再通过蒸馏就可以除去乙酸钠,得到纯净的乙醛。
举一反三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
解,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和水蒸气,现用题27图装置进行试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1)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3)加热前先通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的作用是                       等.
(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            .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试验,测定值将             (填“偏高”或“偏低”)
(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
在高温时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假设硫铁矿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某化学研究学习小组对硫铁矿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A中的试剂是双氧水,将m·g该硫铁矿样品放人硬质玻璃管D中。从A向B中逐滴滴加液体,使气体发生装置不断地缓缓产生气体,高温灼烧硬质玻璃管D中的硫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II.反应结束后,将E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已冷却的硬质玻璃管D中的固体,过滤,得到滤液A;
②在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过滤,得到滤液B;
③将滤液B稀释为250 mL;
④取稀释液25.00 mL,用浓度为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
积的平均值为V mL。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I中装置C中盛装的试剂是_          ;E瓶的作用是_          
(2)11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111的步骤③中,将滤液B稀释为250 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
还必须要用到的是_          ;④中盛装KMnO3溶液的仪器是_          
(4)假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硫元素和铁元素都没有损失,则该硫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含m1、c、v的代数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校学习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一](1)将已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的热的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的现象应是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除用测量H2体积方法外,否选用质量称量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14分)某化学小组进行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该小组对试管c中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1)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
①当NaOH溶液pH≥13时,可以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
②Na2O2与水反应分两步进行:Na2O2 + H2O =" NaOH" + H2O2      2H2O2 = 2H2O + O2
(2)请设计实验验证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残留: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溶液中有H2O2残留。
(3)结合资料,该小组同学针c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以下假设:
                     
② 溶液中H2O2破坏酚酞的结构;
③ NaOH和H2O2共同作用结果。
(4)该小组同学测出c中溶液的pH为14,认为还不能排除假设②、③,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空白处: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少量H2O2中滴加2滴酚酞,放置一段时间,再加入NaOH溶液至pH=12
加入NaOH后,无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
向少量 NaOH溶液(pH=14)中滴加2滴酚酞;再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 pH=1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盐酸后,又出现红色,且不褪色

3
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pH=14)中滴加2滴酚酞;再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 pH=12
……
 
                             
……
溶液pH大于13时,NaOH使变红的溶液褪色;pH在8~13时, NaOH和H2O2共同作用使溶液褪色
(5)某同学按取(4)中述实验2褪色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pH=12,没有观察到溶液变红。该同学推测实验2加盐酸后溶液变红还可能与温度有关,请写出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