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1)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0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1)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

(1)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3) 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4)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 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② 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OH固体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答案
(10分)(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碱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广口瓶中液面下降,而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d
(4)①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      ②d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由图可知,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即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可以吸收多余SO2的碱液,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应放置饱和NaHSO3溶液,故而B中现象是广口瓶中液面下降,而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①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故而不能反应完全,②用来检验是否还有硫酸,a.加入NaOH固体观察不到现象, b.加入BaCl2溶液只能证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c.加入银粉不反应,d.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现象明显,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注意积累实验基础知识和环保理念,本题难度不大。
举一反三
(14分)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该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二)【理论探究】
假设二中只生成Cu(OH)2的原因是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加入到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2)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步骤四: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4)①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分别是                        
                                                                    
数据记录:
 
B装置中样品的质量(g)
C装置的质量(g)
D装置的质量(g)
实验前
33.3
262.1
223.8
试验后
24
264.8
230.4
(四)【实验结论】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通过计算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探究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试管中
木条复燃
生成物有___________
②往①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有氢氧化钠
【继续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也很感兴趣,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有关,

于是设计上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
木条复燃
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交流与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一个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Ⅰ)(8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 、MnO4、Cl 、Br、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pH>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③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和HNO3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原溶液少量加入Ba(NO3)2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⑵写出步骤②中的离子方程式                                 
(Ⅱ)(6分)SO2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可能的原因:
                                                                            
简述设计实验证明: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 分) S2Cl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实验室制备S2Cl2的反应原理有两种:
① CS2+3Cl2℃CCl4+S2Cl2;② 2S+Cl2℃S2Cl2
已知:S2Cl2易与水反应,S2Cl2+Cl22SCl2
下列是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和反应装置图

物质
沸点/℃
熔点/℃
S
445
113
CS2
47
-109
CCl4
77
-23
S2Cl2
137
-77
(1)利用上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来制备S2Cl2,反应原理是          (填写以上两种反应原理的数字序号)
(2)若装置C更换成干燥管,则装置C中可选用的固体试剂是                      
(3)D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将D装置锥形瓶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物的方法是                 
(4)S2Cl2与足量水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为了提高制得的产品S2Cl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6)上图尾部装置不够完善,存在的问题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以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来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其中,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D中装有过氧化钠固体。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E
 
 
(3)若无C装置,对实现该实验目的是否有影响          (填“是”或“否”),
原因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并从水中取出后,下一步实验操作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