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广义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参加化学反应的任一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某一可测的物理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即V(A) = ,rX(A)表示物质A物理量(如质量、

(15分)广义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参加化学反应的任一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某一可测的物理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即V(A) = ,rX(A)表示物质A物理量(如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广义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参加化学反应的任一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某一可测的物理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即V(A) = ,rX(A)表示物质A物理量(如质量、浓度等)的改变量。某学习小组用块状纯锌和200mL稀硫酸反应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图如右图。

可选用试剂及规格:纯锌、粗锌(含铜杂质)、1mol/L 稀硫酸、2mol/L 稀硫酸,
反应温度:250C 、350C
(1)请写出锌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为表达锌和硫酸反应快慢,该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填充表格丁、戊、己三处。
编号
反应速率表达式的定义
反应速率表达式
反应速率单位

单位时间内H+浓度的变化量
V(H+) =
mol / L.min





单位时间内生成H2标况下的体积
V(H2) =
L / min

  
(3)该学习小组选用0.1 mol Zn和200 mL 1mol/L 稀硫酸(硫酸过量)在250C反应进行研究,用秒表计时,至锌块完全溶解且溶液中不再有气泡放出时,记录反应时间为5分钟,该反应速率V(H+) =             
(4)该小组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设计如下系列实验,庚辛壬癸四处空白。
编号
锌的形状
锌的规格
硫酸的浓度
反应温度
实验设计的目的

块状
纯锌
1mol/L
250C
实验①和②研究的目的是          
实验②和③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实验③和④研究锌的规格对反应速率影响;
实验④和⑤研究的目的是           

颗粒状
纯锌
1mol/L
250C

颗粒状
纯锌

250C

颗粒状

2mol/L
250C

颗粒状
粗锌
2mol/L
350C
……


答案

(1)Zn + 2H+ = Zn2+ +H2↑   2分
(2)以下两个答案都可以,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各1分共3分
丁                          戊              己
单位时间内锌质量减少量          V(Zn) =          g/min
单位时间内锌离子浓度的增加量    V(Zn2+) = mol / (L·min)
(3)V(H+) =" 0.2" mol / (L·min)     2分
(4)以下各2分,总8分
庚: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辛:  2mol/L
壬:粗锌                       癸: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析

举一反三
小张用白纸和无色溶液给表弟写了一封“无字”信,表弟接到信拆开一看觉得很愕然,但沉思一下便明白小张的意思。经过用另一溶液简单处理后,表弟看到了一封有颜色的信,并很快写了回信。小张和表弟所用的溶液分别可能是(     )。                          
A.前者是紫色石蕊试液,后者是稀盐酸
B.前者是NaOH稀溶液,后者是稀硫酸
C.前者是浓硫酸,后者是紫色石蕊试液
D.前者是米汤,后者是碘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以胆矾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
I、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 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 ③加热 ④冷却 ⑤称量 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 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
(1)第④步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2)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失水的方法是: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为5.3 ,估计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提出两点可能的原因)。
II、用胆矾制得氧化铜固体来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1)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制取氧气。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在上述实验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填写字母顺序)               。然后进一步证明该固体为氧化铜。
a.过滤  b.烘干  c.溶解  d.洗涤  e.称量
(2)但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同意吗?若同意,要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                 ;若不同意,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指针偏转方向
1
Mg   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   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 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   Al
NaOH溶液
偏向Mg
5
Al   Zn
浓硝酸
偏向Al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
铝为(      )______________;石墨为(      )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的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4)解释实验5中电流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Ni(OH)2
pH
5.2
3.2
9.7
9.2
回答下列问题:
⑴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⑵“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⑷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⑸“调pH为2~3”的目的是                                         
⑹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②的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⑤、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打开弹簧夹,通入
           目的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