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     
材料二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而分等征赋。     
材料三  公元前548年,楚国令尹(最高行政长官)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推行“量入修赋”的原则。具体做法是: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分清丘陵高地,注明盐碱地,计算水淹地,划分小块耕地,并规划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确定赋税。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管仲的赋税制度与西周时期相比,有何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其赋税政策有何一致性?二者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化:西周按井田以户征收,管仲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即征收标准不一样。看法:改变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以增加收入,又有利于公平、公正,具有进步性。(2)都是适应新情况采用的新税制;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特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   (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春以搜振旅(军队),秋以獼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郊……(士兵)居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   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   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五说明了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欲其法也。测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又何访焉!——《国语?鲁语下》  
材料二  管子(管仲)……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材料三  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春秋?公羊传》
(1)材料一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仲尼是谁?他对季康子主张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释材料二中“相地而衰征”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初税亩”最初在哪国实行?季康子、管仲的主张和实施初税亩主张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巩固统治、取得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B.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理论武器
C.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实行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
A.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B.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势力越来越大
C.各诸侯国已先后实行变法,形成了一场变法潮流
D.秦孝公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支持变法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