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材料

(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6分)
材料二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2)以上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历史史实,请问其原因各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所以,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
(3)材料三中说的“三方面”是哪三方面?(3分)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一个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4分)
材料四  关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海局势仍十分复杂敏感。“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2004年10月25日胡锦涛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 
(4)请根据材料四指出目前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4分)
答案

(1)秦朝:郡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2分)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2)第一次: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占台湾。(2分)
第二次:1946—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逃往台湾。(2分)
(3)中 国 政 府、香 港 地 区 和英 国。(3分)“一国 两 制”符 合三 方 共 同 利 益,有 利 于 香 港 的 稳 定 和 繁 荣 发 展。 (4分)
(4)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2)依据材料“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占台湾;依据材料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结合所学知识,1946—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
(3)依据材料中“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三方面”指的是中国政府、香港地区和英国;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看出实行“一国两制”是符合三方共同利益,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发展。
(4)依据材料四中“‘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可以看出目前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举一反三
秦汉政治逐渐走向大一统,为了加强专制,中央除设三公九卿外,还设有地位与之相当的中尉和将作少府,其中中尉的职能是
A.主管宫廷工程修建B.主管京畿治安
C.主管地方治安D.主管宫门屯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
A.郡县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三公九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涉及政治制度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B.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权神授”的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据《史记》记载,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吏,其位上卿,“掌副丞相”。在地方上,“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这样,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据百度百科与中华先锋网廉政之声等资料改编
材料二:“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在中央将中央监察大权一分为三,形成御史府、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足鼎立的局势。在地方,形成刺史—督邮—监乡这样的州、郡、县级监察单位,形成相对独立而对本级长官负责的监察体系。汉武帝设十三刺史,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史称“以小驭大”。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据吴启萌《汉代监察制度述评》改编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监察制度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
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提出“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美国重视政府效能的评估和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并且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
美国对行政效能的监察,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称得上是“多管齐下”,政府绩效法案制度、行政公开制度、预算监督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体系。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2)据材料一、二、三,比较美国行政监察制度与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不同点。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不同点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