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

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判负责监督
B.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答案
B
举一反三
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突出特色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不断发展演变,至明清达到顶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结构图展示的是不同朝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形式,其中属于元朝的是[     ]
A、

B、

C、

D、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嘉定二年(1210 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宋朝当时的中央官制,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应是  [     ]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
C .同平章事
D .枢密院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     ]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后,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的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B、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C、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通判的设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