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选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选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帮徇私之弊无由惩革”。这一选官制度 ①是世官制度的一种 ②是察举制度的延伸 ③与门阀制度相呼应 ④又称“九品官人法”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世官制度是世袭的贵族用了特殊阶级的地位世世做官,执掌国政,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答案选D。 |
举一反三
“(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
|
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A.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 | B.带来师门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 |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
|
唐初继承隋制,“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为政令之制颁而节制之机关,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材料表明唐朝初期尚书省A.总理朝政成为三省的核心 | B.为全国政务执行机关 | C.与中书、门下地位平等 | D.与中书、门下相互牵制 |
|
“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的三省相互制约和监督,共同掌握行政权 | B.宋朝的三省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职权 | C.元朝的三省长官权势很大,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 D.明朝以六部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
|
(24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宋时期软实力的表现。(9分)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2)结合所学知识,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说明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8分) 材料三 有人说中美最终一定会冲突,我觉得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如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一定要合作才行。而合作的基础就是软实力,如果两国软实力提升,可以避免冲突。……中美现在的关系与冷战时大不相同。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没有巨额贸易的,但现在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另外,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中美双方在软实力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贸易和教育等各种管道,自下而上,形成互动。 ——摘编自约瑟夫•奈《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约瑟夫•奈 “两国软实力的提升,可以避免冲突”的理由。(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有利于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国际背景。(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