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王莽传》载:“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这说明A.圣人考察山川地理都为地方行政管理B.民风习俗是行政区划的核心依据C.地域和文化心理特征

《汉书·王莽传》载:“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这说明A.圣人考察山川地理都为地方行政管理B.民风习俗是行政区划的核心依据C.地域和文化心理特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汉书·王莽传》载:“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这说明
A.圣人考察山川地理都为地方行政管理
B.民风习俗是行政区划的核心依据
C.地域和文化心理特征是行政区划依据
D.自然环境是行政区划的主要标准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为标准说明地域和文化心理是行政划分依据,A与题意不符。B只强调民俗。D只强调自然环境。故C正确
举一反三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经历了
A.春秋国家分裂B.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C.中唐安史之乱D.北宋亡于女真政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史·高鸣传》记载: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A.行中书省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
B.官僚特权现象严重
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图1 唐朝中央机构              图2 明朝中央机构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的人。
材料四 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立,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互相联系,相互制约。
(2)材料二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2分)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