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B.

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是指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所以材料中的“州”是地方监察机构,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要求,道作为地方监察机构最早开始于唐代。
举一反三
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周朝革命”和“汉朝革命”分别是指
A.宗法制、中外朝制度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察举制D.宗法制、推恩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汤因比说: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要防止帝国再次因为地方军阀的兴起而分裂,并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代价却是牺牲了军事实力,这使他们在处理与富于进攻性的蛮族邻居的关系时,处于不利的地位。汤因比所说的这一历史时期是
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