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5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还不够完善。 (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5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还不够完善。 ( )
|
答案
对 |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可看出唐朝进士中士族、寒族、小姓子弟各占不同的比例,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士族子弟超过百分之七十,占绝对主体,寒族和小姓子弟各占百分之十几,说明进士来源不够完善。故本题表述正确。 |
举一反三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他主张君主与宰相实行共治。 ( ) |
材料分析题(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汉武帝元光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除郡国外,三公、九卿或列侯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阀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四: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四六骈体的殿试策,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汉朝和唐朝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度到清朝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
(30分)制度创新与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新唐书》列传135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末五代中国政治面临什么问题?对北宋初年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制度创新进行述评。(8分)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A.西周分封制 | B.西周宗法制 | C.唐朝三省六部制 | D.清朝军机处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