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的内容。唐代科举分为明经和进士等科,①正确;明经或进士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查内容,考生要熟记文本,②正确;在三试的时候,两科考生都要对时务策,以考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正确。无论从考试内容的数量还是难度上看,进士科比明经科都要难,④错。故选 A
点评: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明显。总的来说科举制为历朝所沿用。
举一反三
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B.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
C.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D.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设立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
A.参知政事B.三司使C.通判D.枢密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论家认为,唐宋时期,宰相制度较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既能相互牵制,又能提高办事效率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形成了新的官僚机构(  )
A.外朝B.中朝   C.内阁D.政事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藏文史籍《萨迦世系表》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积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以,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负责管理西藏省的中央机构是(    )
A.中书省B.西藏行省C.巡检司D.宣政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