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统治者面临哪些社会矛盾?宋代“富而不强”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教训?在当前国际竞争中应如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宋初统治者面临哪些社会矛盾?宋代“富而不强”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教训?在当前国际竞争中应如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
答案
宋初统治者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有三:一是地方重臣和藩镇割据势力与中央政权的矛盾;二是土地兼并所导致的阶级矛盾;三是北宋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 原因:(1)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的统治政策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使国家积贫;(2)腐朽奢侈的社会生活浪费了国家大量财富;(3)“不抑兼并”“寓富于民(地主)”的政策,加速土地兼并,税收流失;(4)皇帝对军队的严密控制造成兵将分离和军队战斗力下降,使国家积弱。 教训:宋代国家“积贫积弱”是封建制度的弊端和统治者采取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政策造成的,经济发展不等于国家强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革新政治。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但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增强经济、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深化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
解析
本题为跨学科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1)(2)问需要在课本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高度归纳和概括;第(3)问需要在前两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认识上的升华;第(4)问需结合政治常识,并参照本题中“富而不强”的教训回答。整组问题环环相扣,认识逐级提高。 |
举一反三
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新唐书》 材料二: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新唐书》 材料三: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 材料四: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翰苑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
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A.秦汉时期 | B.魏晋南北朝时期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
|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州、郡、县三级始于()A.汉武帝时期 | B.东汉初期 | C.东汉末期 | D.隋唐时期 |
|
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