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佐理赞化,以安生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佐理赞化,以安生民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佐理赞化,以安生民”。——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朝:废丞相后,皇帝无法处理所有的政务。英国: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汉诺威王朝国王不谙英国事务,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
(2)明朝: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或皇帝的顾问机构);对皇帝负责。英国:是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
(3)明朝: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落后于西方。英国: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举一反三
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题型:重庆市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相权的日益加强
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题型:0122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票拟”是

[     ]

A.皇帝对大臣奏折的批复意见
B、当时一种银票
C.大臣上承皇帝的一种奏折
D.阁臣帮助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