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四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些制度?(2分)各有何积极作用?(6分)
(2) 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2分)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6分)
(3) 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2分)为解决这一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10分)
答案

⑴、制度:①分封制、宗法制。(2分)
作用:①分封制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疆域。(2分)
②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在此后的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4分)
⑵、①秦始皇。(2分)②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6分)
⑶、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分)
采取措施:西汉: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②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了相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公、侯、伯、子、男都拥有不同数量的封地,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材料二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的亲疏划分政治等级,反映的是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材料三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说的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寡人”指的是秦始皇;他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政治制度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3)材料四“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 “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第二小问需要答出具体的措施。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举一反三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都曾注重民众参与政治B.都曾经历过君主制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一一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1)你认为“一”与“多”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一”与“多”两种个性特征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分)
材料二 在追求“一”的政治心态支配下,政治主 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 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 归于“一”的冲动。得“一”则安,出现“多”、“杂”、“乱”则惶惶然。……自战国秦汉以后,作为政治制度上的“一”即定型为一种僵固的模式,一直到古代社会的终结,这个模式都没有突破。它一次次遇到危机,但它仍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动;它的表层结构一次次被破坏,但从深层结构中又一次次复制和再生出来。这种千年不变的历史塑成了中国人一种静态和循环的历史感。
一一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一”是怎样一次次被破坏、又一次次复制和再生的? (6分)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多元主义为特征。这种多元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在国家权力体系的最高层面,并存着两个以上平行的权力机构或掌权者。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水平的平面,是一个平顶山结构而不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尖顶。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3)以雅典的权力机构为例说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多元主义特征。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手书的题词分别是***和***题写的,对以上两幅手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表达了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品质
B.采用的都是行书书体和繁体字
C.是***思想和***理论的重要内核
D.标志***理论的初步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材料三 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4分)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所述民主政治有何不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