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位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2)请概括指出中英两国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的时代背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中英两国政体进行评价?(4分)
答案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二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制度(2分)。特点:中国皇权至高无上;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君主权力受议会限制。(2分)
(2)中国的清朝已处于封建制度逐渐衰落时期,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英国在1 68 8年“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与国王之争后,君主立宪制依据《权利法案》确立起来。(4分)
(3)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英国的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稳定,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西在政治制度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认识这种差异对于中西发展方向造成的差异,在理解这种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两种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举一反三
(8分)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

——据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从材料一二三,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2分)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时,我国台湾称为
A.流求B.夷洲
C.琉球D.台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化专制的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全国卷二,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归纳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并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谈谈你对材料中费正清观点的理解。(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