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

“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题干阐述的是一种水利灌溉工具,结合其描述应为唐代的筒车,所以排除BCD,所以选A
举一反三
以下历史现象,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B.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C.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D.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一规定使得原本集中的土地化整为零,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
A.大户人家人口繁多B.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世家大族纠纷不断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宋士大夫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该言论反映了
A.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实行均田制B.政府在土地配置中的职能已经转化
C.宋代土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D.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买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