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3025541
62.9%
1122476
37.1%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
C.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D.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安土重迁的观念不分南北,排除A;北宋的政治中心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不在南方,排除B;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排除D;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故选C。
举一反三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B.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C.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D.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前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省份
时代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云南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隋(598~618年)
9
4
3
1
 
 
1
1
2
 
4
 
 
2
 
唐(618~907年)
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占代农业的特点是
A.小规模经营B.简单的性别分工C.自给自足D.精耕细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纸上谈兵的赵括)“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史记·赵奢列传》)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的信息是
A.赵括做房地产投机生意B.战国时土地买卖频繁
C.井田制开始瓦解的标志D.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