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占代农业的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占代农业的特点是A.小规模经营 | B.简单的性别分工 | C.自给自足 | D.精耕细作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我们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业就比较精细化管理了。所以答案D。 |
举一反三
(纸上谈兵的赵括)“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史记·赵奢列传》)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的信息是A.赵括做房地产投机生意 | B.战国时土地买卖频繁 | C.井田制开始瓦解的标志 | D.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
|
(26分)粮食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历史上各朝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和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未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扶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二:我国粮食产量表:
年份
| 1959
| 1961
| 1978
| 1984
| 粮食总产量(亿斤)
| 3400
| 2950
| 6000
| 8000
| 人均约(斤)
| 500
| 440
| 580
| 800
| (2)指出材料二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 材料三:……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点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单独组织贫苦农民代表苏雏埃.把各大田庄(其面积约100俄亩至300俄亩,根据当地条件和其他条件由地方机关决定),由雇农代表进行监督,由公家出资经营. ——《土地法令》 (3)材料三是俄国在某一时期颁布的一份土地法令,它对这一时期有俄国革命有何意义?(4分) 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指出罗斯福颁布上述新政措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耕作方法示意图。这一耕作方法始于( )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 B.自给自足 |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