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写的是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写的是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可以看出这是唐代的筒车,筒车是灌溉的工具。故选A。B项与材料“孤轮运寒水”的描述不符;C项是耕作工具;D项是鼓风冶铁的工具。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灌溉工具的发展情况。除了掌握灌溉工具以外,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的情况也需要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精耕细作。其中,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实现精耕细作的前提。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西汉时期出现犁壁,和耧播技术,到了唐代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等,都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 |
举一反三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生 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 (3分) (2) 据材料二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1分)统治者目的是什么?(1分) (3)材料三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
关于下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
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 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 C.均有无而通万物 |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五千年的农耕历程诞生了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其中众多诗词及其绘画形象地再现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譬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3分)春联二中的政策有“暖人心”吗?为什么?(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