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都江堰B.郑国渠C.坎儿井D.白渠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都江堰B.郑国渠C.坎儿井D.白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B.郑国渠C.坎儿井D.白渠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蜀沃野千里”,这是关键信息,可知此水利工程在四川,我们很容易想到是都江堰。因此选A。
点评:中国古代重要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举一反三
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
A.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B.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C.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D.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筒车     ②风力水车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