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卷四“鱼行”条记载:每日清晨,(汴京)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有生鱼数千担人城。由此,买卖纠纷和生活纠纷不断,开封府特地在门外设尉专门处理“斗竞(纠

《东京梦华录》卷四“鱼行”条记载:每日清晨,(汴京)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有生鱼数千担人城。由此,买卖纠纷和生活纠纷不断,开封府特地在门外设尉专门处理“斗竞(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东京梦华录》卷四“鱼行”条记载:每日清晨,(汴京)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有生鱼数千担人城。由此,买卖纠纷和生活纠纷不断,开封府特地在门外设尉专门处理“斗竞(纠纷)事”,每逢清明等节日,人流量增加,“斗竞日数百件”,以至负责官吏都无法休假。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
A.对城市疏于管理的表现B.社会矛盾尖锐的反映
C.商业贸易活动活跃的结果D.对地方加强控制的体现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每日清晨,(汴京)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有生鱼数千担人城”“每逢清明等节日,人流量增加,“斗竞日数百件””可以看出商业发展的状况;之所以出现“斗竞事”是因为商业发展的结果。所以答案选C。
举一反三
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历史学家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变成铜金属。对于这个现象,如何理解较为恰当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C.当时发生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的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D.“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将铜币熔铸成它物,如同现代人不可能将纸钞变成纸浆,是历史学家误信史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下列哪项不属于唐宋时期国家软实力的表现
A.实施三省六部制B.儒学哲理化
C.打破坊市界限D.完善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是
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江南昆山县“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棉花),土人专事纺织。”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继续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中外经济交流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寻觅。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市布行亦在其列。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一商编自《杭州市志》
(3)白银大量流入对当时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结合材料二中商业发展的特点说明你的判断。 (3分)
材料三 “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银的买卖为媒介。”                          
——[英]亚当·斯密《国言论》
(4)根据材料三,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