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1:《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图2:《棉花图·收贩》、《甘薯图》、《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南京繁华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图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1:《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图2:《棉花图·收贩》、《甘薯图》、《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南京繁华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图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

图2:《棉花图·收贩》、《甘薯图》、《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南京繁华图》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图1,指出明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8分)
(2)根据图2提供的资料,分别说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8分)并进而分析为什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而封建制度却走向衰落?(4分
(3)根据图2资料,概要说明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5分)
答案
(1)基本特点:(8分)①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③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④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
(2) 具体表现:(8分)
①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②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③丝织业等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④南京等城市商业贸易繁荣。(每点2分)
衰落原因:(4分)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2分)
②也催生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从而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2分。如写市民阶层扩大,可给1分)
(3)三者关系:(5分)
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扩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资源。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商品化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④三者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促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从《棉花图·收贩》可以看出,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从《甘薯图》可以看出,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从《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可以看出,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从《南京繁华图》可以看出,南京等城市商业贸易繁荣。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而封建制度却走向衰落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以得出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扩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资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商品化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三者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促进)。
举一反三
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后受到欢迎,其实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外,主要指的是一种商业活动。“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清朝与徽商齐名,它是:
A.浙商B.闽商
C.冀商D.晋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符合明清时期商业特点的是
A.实行“工商食官”制度B.广泛流通纸币
C.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D.形成了区域性商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它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
A.商代B.汉代
C.隋代D.宋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分别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平面图,城市布局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对外开放的扩大D.经济重心的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