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罩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A.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控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罩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A.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控制 | 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 C.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 | D.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汴京即是指北宋都城开封,宋朝时政府放宽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A不符合史实。 |
举一反三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
|
(13分)美国历史学家墨菲认为,宋朝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 命”。……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商业革命”出现的主要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突破的表现。并分别概括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意义。(6分) (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新特点。(4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二 关于明代中后期石门镇(注:浙北名镇之一)油坊经济的发展,文献有载:“崇为吾郡上游,当孔道,号剧难治,而石门镇为甚……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12分)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防夷五事》的政策实质和消极作用。(6分) |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①货币经济繁荣 ②工商业市镇兴起 ③农副产品尚未进入市场 ④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等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当时士农工商的界限正在逐渐淡化 | B.当时通过经商致富的人比从事农业或手工业要快 | C.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 D.表明当时政府税收主要来自于商业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