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

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
A.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B.防止国家元首专制独裁
C.进一步增强内阁首相的权力D.协调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规定,内阁及其首相要对议会负责,首相与内阁共进退,首相假如失去议会多数的信任和支持,必须与内阁集体辞职,这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职责,故答案为C。
举一反三
(17分)社会转型之路漫长而曲折,近代欧美与中国都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政”就是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即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对宪政的定义,18~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是怎样建立“宪政”的?(3分)
(2)根据材料二,美国宪政机制形成演变的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4分)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戏剧,剧中男主角是两位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入侵的军队和***动的伦敦人是合唱队。”这一戏剧是指
A.苏格兰起义B.处死查理一世
C.光荣革命D.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开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于。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B.法国的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英王有权解散议会     ④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