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B.民族工业的产生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

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B.民族工业的产生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B.民族工业的产生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戊戌变法允许民间办报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1897年”, AB不符,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与民族工业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不对,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因此只有C符合,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时间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图一】昔日的边陲小镇——老深圳(1982年)

【图二】今天的现代化都市——新深圳

【图三】***同志视察深圳特区后的亲笔题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近代民族企业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6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在哪两个省区?(2分)
(3)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1984年***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 ( )
A.洋务企业B.外资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提供了大量资金      ②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晚清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当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但是实施的结果,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一筹莫展。当时中国钢铁业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尤其是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投资多、周期长、利润少,私人不愿意投资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列三位历史人物的图片,并将他们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应当是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