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经济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问题:(1)上述照片折射出近代上海经济的哪些历史性变化? (2)你认为照片对于历史研究具有怎样的史学价值?

近代上海经济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问题:(1)上述照片折射出近代上海经济的哪些历史性变化? (2)你认为照片对于历史研究具有怎样的史学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代上海经济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

问题:
(1)上述照片折射出近代上海经济的哪些历史性变化?
(2)你认为照片对于历史研究具有怎样的史学价值?
答案

(1)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上海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上海集中了众多的洋行、银行等商贸组织和机构,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上海孕育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等民族资本工厂建立。
(2)照片是历史的凝固和主要载体,起到文字所无法取代的历史作用;照片是复原已经消失了的人和事的最可靠的历史依据;照片可以见证和感受历史的变迁。
解析

举一反三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这一举措
A.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
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开竞争
C.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
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政府正式承认民族工业的合法性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 D.一战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的人主要是:
A.地主和手工工场主B.商人、地主和官僚
C.官僚和手工工场主D.商人和高利贷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从中可知 
①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发展历程说明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快捷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C.中国民族工业经营管理混乱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外国支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