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

((19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的“有衡”的,确立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论断的理解。(2分)
材料三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通过。
(3)材料三、四、五主要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制度?(3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制度得以确立的前提条件(1分)并概括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
材料六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4)以英、美、中三国为例,分别阐述英国议会、美国国会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
答案

(1)实行三投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又互相制约;实行两党制。(2分)
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2分)
(2)理解: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分)
(3)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
前提:新中国的建立(1分)
特点: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经历了—个逐步完善的过程。(3分)
(4)英国:议会主权至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2分)
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2分)
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切权利属于人民是其根本原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从政权组织形式和两党轮流执政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从维护民主,反对专制的视角分析目的。第(2)问从依据材料二“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从英国议会制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构想角度概括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材料四中“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以及材料五中“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信息来归结答案;第二小问从国家统一角度分析前提;第三小问从制度保障、法律制约、民主性以及民主建立渐进性来思考作答。第(4)属于比较问题,从权力掌控、政权地位以及权力制衡但呢个角度分析作答,英国从议会至上角度思考;美国从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角度思考,中国从民主属于人民角度分析作答。
举一反三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1)材料一、材料二对孔子的认识有何不同?其各自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三的观点如何?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对孔子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受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启发,法国政府在1795年用十进制的简便的米制取代了各地区不统一的度量衡。对革命的信徒来说,共和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在这个新时期内,科学压倒了迷信和愚昧。全国通用一种度量衡,法国就将更接近一个‘不可分裂’的共和国。……米制很快被科学家们广为接受。但是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坚持用原来的度量衡。”材料表明:
A.理性主义使政权得到巩固B.科学方法对知识阶层影响较大
C.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D.追求理性已成为社会共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口口口口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口口口口”处最恰当的应是
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26—1729年,伏尔泰避居英国,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据此可知
A.伏尔泰主张用暴力推翻法国专制政体
B.伏尔泰提倡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鼓舞了法国大革命
D.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说:“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专制是启蒙运动抨击的主要对象
B.孟德斯鸠大力提倡人文主义
C.孟德斯鸠认为天主教会扼***自然人性
D.工业革命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