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阶段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

(18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阶段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阶段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方式。(2分)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在全球的经济扩张方式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 漫画:当今全球化—输家与赢家(不同的世界 不同的呼声)

(3)有人认为全球化进程中赢家永远是赢家,也有人认为输家可以成为赢家;你赞成哪种观点,说明理由。(6分)
材料四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近现代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即在最近3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取得了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4分)
(5)综上所述,假如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请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分)
答案

(1)方式:对资源和劳动力(奴隶)的掠夺,促使生产和贸易超越国界,走向全球。(2分)
(2)不同之处:第一次工业革命,集中于流通领域,以商品倾销为主要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国际垄断同盟起重要作用。(4分)
(3)赞成观点1理由: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因资本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主导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掠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实力雄厚,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分工占据有利地位,获取的利益远超发展中国家,造成全球贫富悬殊扩大。所以赢家永远是赢家。(每点2分,6分)
赞成观点2理由: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发展中国家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为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采取相应经济政策,趋利辟害,促进自身经济成长。所以输家可以成为赢家。(每点2分,6分)
(4)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外: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多边经济谈判,促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内外各1点即可,4分)
(5)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应主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忍剑,发展中国家应注意趋利避害,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2分)
(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的认识与理解。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已开始。西方列强在这一过程中,抢得了先机,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对东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进行不平等的贸易、掠夺甚至惨无人道的黑奴贸易等方式来促进了全球化的向前发展。分析时要结合材料“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及所学归纳总结。
(2)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及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依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析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时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所谓输家与赢家,只是看问题的角度的差异。分析时,首先确立自己的观点,然后联系所学从各国经济实力、科技现状、全球化中的地位以及各国对待全球化的态度综合分析回答。
(4)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及对策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从材料“……一次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即在最近3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取得了重大成就。”可判断中国这两次机遇是在什么时候,实际上一次是近代,给中国带来的是更多的屈辱;一次是现代,给中国带来的主要是机遇,现在中国抓住了这次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取得了巨大成就。联系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回答即可。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与理解。本题属于开放式的题目,回答时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害,各国在这一过程的地位,对于中国尤其要注意联系近代以来发展的正反经验教训进行综合分析解答,只要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出现“价格革命”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成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教授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讲道:“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和来自亚非的一些物种组成。”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①促进了不同大陆间的物种交流       ②推动了各大陆的城市化进程
③给美洲人民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     ④促进了美洲的原始资本积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在于
A.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刺激殖民扩张不断加剧
C.导致欧洲社会变革D.推动人类走向整体世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
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