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某班同学在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马可·波罗行纪》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这一著作是虚构的,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因素导致的A.正在形成中的资产

高三文科某班同学在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马可·波罗行纪》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这一著作是虚构的,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因素导致的A.正在形成中的资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高三文科某班同学在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马可·波罗行纪》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这一著作是虚构的,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因素导致的
A.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的需求B.本书作者为了出名
C.传教士热衷于传播宗教D.封建主为避免衰落对外进行侵略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列哪些商品不可能在15-16世纪的欧洲市场上出现
A.中国的丝绸B.印第安人的工艺品
C.澳大利亚的装饰品D.非洲的可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请回答:
(1)概括出导致1500年前后“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2)“1500—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中你有何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与这一现象相关联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 ②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顺差③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④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铃薯、番茄是美洲的土特产,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一位航海家有关,他是
A.麦哲伦B.迪亚士C.哥伦布D.达·伽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
A.商品种类的增加B.资本主义的发展C.贸易中心的转移D.贸易范围的扩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