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的人文化等方面。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的人文化等方面。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的人文化等方面。可分为五个阶段:①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②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③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④二战后到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问题:
(1)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结合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2)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18世纪末至19世纪80年代法国和日本分别做出了哪些努力?
(3)二战后初期,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有哪三大支柱?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请概括说明。
(5)为主动回应工业文明的冲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积极探索,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这两个时期的两条“路”各指什么?从实施的结果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答案
(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2)法国:掀起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进行反对专制的漫长曲折的斗争、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等。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制订1889年宪法。
(3)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原因:吸取大危机的教训;规划战后世界秩序防止战争悲剧重演、二战后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识之士的推动等。
(4)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
政治上:学习西方代议制,颁布《临时约法》,初步实现民主共和。
社会方面:生活逐步近代化,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5)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②建国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
(1)注意时间限制: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前。经济方面的史实可从新航路开辟以及此后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回答;思想方面可联系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回答;(2)分别联系法国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回答;(3)本问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分析其成因时注意结合大危机及二战的教训;(4)注意结合时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政治方面可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革命的相关内容,经济方面可举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社会生活方面可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以及社会习俗的变化加以说明;(5)解答本问时注意从不同时期出发加以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可举一开始在城市进行武装暴动到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可举建国初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分析时,注意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世纪早期,作家丹尼尔·笛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当时城市人口大约有1.4万。到1780年,它以拥有4.2万居民而自豪。但到了181 8年,当人口再次增长了3倍时,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当城市人口达到25万人时,一个政府委员会的成员,报道了他在一次官方调查期间的所见所闻:“在我参观格拉斯哥的小巷前,我无法相信,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度里,竟有这样一个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
一一《人类文明史图鉴·城市的进程》
材料二 下图是英国约克郡的一家冶炼炉,工人们用铁水灌注模具的情景。用于冶炼的
燃料是木炭,直到18世纪下半叶,木炭仍是常用的工业燃料。

材料三 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
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
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30年便能达到第三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现在是第二大工业国,并且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导致“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人认为材料中的政府委员会成员属于工业资产阶级,其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判断当时英国是否实现了机器大生产?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世界人口达到“第三个10亿人口”应该是哪一年?此时的中国人口是否会持续大幅度增长,为什么?
(4)中国“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主要得益于三十多年前哪次会议的召开?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5)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哪些重要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垄断组织(大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技术革命的出现
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资本主义的日益腐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林肯、加富尔、俾斯麦等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为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活动主要适应了
A.反对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需要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对外侵略扩大市场的需要D.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是—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待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是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就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系列产品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王顺义与王心恒《简明科学神话》
材料二:“新能源将带来第四次产业革命”。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人类经过了以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的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使得世界工业发展水平提高一大步,人民受益,而第四次产业革命将会由新能源来引领。”
 发展新能源不仅顺应了世界产业的未来趋势,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思危表示,为了降低能耗,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我国应该在新能源产业上多下工夫。我国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而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到70%左右,石油占20%。—成思危:“新能源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
(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是怎样阐述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两次革命对社会关系、国际格局的不同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下图提供的历史信息可以判定
①蒸汽机引发了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革命 ②文明的进步必定会导致环境的牺牲
③工业革命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       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