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棉花主要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的南方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里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答案
(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10分)
(2)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加剧南北矛盾,加速美国内战的爆发。(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中仔细提取答案。如政府政策的推动: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技术的改进与推广:“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等等;
(2)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解答,因为材料中棉花的种植对美国的影响只有这两处:“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和“成为英国的棉花主要供应地”;而其他的影响必须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来解答了,因为种植业主要在南方,种植园主扩展种植园,因而实行的黑人奴隶制度也不断扩大;而且因为南方种植棉花主要供应英国,使得本国北方缺少南方的工业原料和工业市场,所以随着南方的扩展,南北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举一反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联邦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分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与城邦(或疆域)大小存在矛盾,认为城邦不能太大。美国建国初期也曾为此苦恼,美国最终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民主原则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代议制和联邦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