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6分)[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6分)[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齐,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第二年),始治(修建)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空中落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共同)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biàn高兴、喜欢)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同“嘱”,劝请)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一再,频频)饥,狱讼(诉讼)繁兴而盗贼滋炽(更加猖獗)。则吾与二三子(指诸位客人),虽欲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树林阴翳: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以名其书:              (4)而吾亭适成:             
小题2: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太 守 之 乐 其 乐 也  (2)今 天 不 遗 斯 民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喜雨亭记》突出表现苏轼______________         _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____________     ___         有共通之处。(2分)
小题5:从句式的角度看,甲文和乙文首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何共同点?有何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1)遮盖(2)以……为乐(3)命名(取名)(4)正好(刚好) (4分)
小题1:(1)……太 守 之 /乐 其 乐 也(1分)  (2)今 /天 不 遗 斯 民(1分)
小题1:
(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分)
(2)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2分)
小题1:关心人民疾苦  与民同乐(2分)
小题1:共同点:骈(整)散结合,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或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并在句末多用“也”字。(2分)
好处: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有助于表达感情。(2分)
解析
小题1: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思。(1)遮盖(2)意动用法,以……为乐(3)名词作动词,命名(4)正好、刚好。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言句式进行断句。
小题3:翻译文言文语句是考查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所占分值较多,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1)  以:用;判断句(各一分)(2)弥月:整月;雨:下雨;、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
小题4:关心人民疾苦 ; 与民同乐。
小题5:共同点:骈(整)散结合,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或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并在句末多用“也”字。
好处: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有助于表达感情。
举一反三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分)
恐前后受其敌      一狼洞其中        屠自后断其股
狼自苫中探爪入    方缚以带       以吹豕之法吹之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2)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                                             
小题3:甲文主要展示屠夫的      ▲       乙文主要展示屠夫的       ▲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狼正常是一个          ▲         的形象,如成语   ▲      
而现在有部分服装品牌又用狼来冠名,如“七匹狼”、“与狼共舞”是因为狼还具有   ▲           品质。(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自读课本》《五柳先生传》
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性嗜酒(         )       (4)造饮辄尽(             )
小题2: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1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坛而盟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吾闻二世少子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                                            
(2)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                                             
小题4: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4分)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小题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小题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
B.予尝求古仁人
C.已而细柳营
D.策不以其道
小题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小题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金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小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嗜学(  )②硕师(  )③媵人(  )
④容臭(  )⑤廪稍(  )⑤负箧(  )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语。(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四【支】僵劲不能动()
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④【流辈】甚称其贤()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5: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3分)
小题6: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4分)
小题7: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