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制定宪法与拥立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制定宪法与拥立德

题型:河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根据材料三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管子》认为君主在法律的制定中起主导作用(或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臣民必须服从于法。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
(3)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职责: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4)“略”(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走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三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材料三  人道进化,皆有定位。……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方国,莫不同风。     ——康有为《论语注》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1688年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1928牟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什么选举制度。这一制度与处于起源阶段的两方“选举”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宣传进化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比较美英两国宪政民主制度下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材料二  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1)根据材料一,概述《独立宣言》的基本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为什么《独立宣言》通过近200年后,马丁?路德?金仍在追求这一梦想?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演进历程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最能体现美国“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是
①体现“主权在民” ②规定公职向人民开放
③实行三权分立 ④各州有权制宪 ⑤行政、立法和司法相互独立和制约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
C.①③ 
D.②⑤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突出体现了 [     ]
A.天赋人权的原则
B.三权分立的原则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依法治国的原则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世界史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