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

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北宋初年非常重视科技成果推广B.宋代娱乐场所中已注重科技普及
C.铜活字技术在北宋就已经发明了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古铜方二三寸,刻选,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日:此名书范,颁行天下”说明活字印刷得到普及,故本题选择D。
举一反三
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注重科学分析 ③不重实用 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天工开物》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
D.雕版印刷术应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科技发明(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丝绸织造D.瓷器制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士子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矣。”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商品经济渗透到了科举考试中
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的发展有关
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