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D.诗歌没有

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D.诗歌没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
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白居易的诗印本”说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诗歌的传播,B正确;A错误,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在北宋时期;CD错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与史实不符。   
点评:注意印刷术的发展演变和历史作用。隋唐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已使用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对西方的影响: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止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家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世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8分)
(2)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以天理遏止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理学倡导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
A.张仲景、孙思邈 B.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C.甘德、沈括、郭守敬D.蔡伦、马钧、张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1)宋代书法的特点是怎样的?(2分)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代“蔡侯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的发明
B.唐朝时期将活字印刷术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
C.元朝时火药用于军事,发明管状火器“突火枪”
D.明清时期欧洲人借助罗盘针和火药打开了世界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
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