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A.李鸿章B.康有为C.林则徐D.曾国藩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A.李鸿章B.康有为C.林则徐D.曾国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
A.李鸿章B.康有为C.林则徐D.曾国藩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表现了林则徐的禁烟决心,联系著名的1839年虎门销烟,因此选C
点评: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今者诸夷互市,聚于中土,适有此和好无事之间隙,殆天与我以自强之时也”。材料中“自强之时”的说法主要源于(  )
A.诸夷侵略要求得到满足。B.诸夷与清政府开始公开勾结
C.诸夷已放弃了武装侵略方式D.诸夷齐聚中土利于清政府“以夷制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侵华国家的不断增多B.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对外侵略特征
C.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不断深入D.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侵略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记载:“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应当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