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杜沙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时的宣传单上写到:“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其中所谓“英国财产”是指A.英国政府财产B.英商运

伦敦杜沙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时的宣传单上写到:“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其中所谓“英国财产”是指A.英国政府财产B.英商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伦敦杜沙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时的宣传单上写到:“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其中所谓“英国财产”是指
A.英国政府财产
B.英商运到中国销售的工业品
C.英商走私到中国的鸦片
D.英商在中国掠夺的财富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马克思在1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他因此事在1854年受到申斥,他也是《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到1862年,美国兵船在长江沿岸最远可深入到(    )
A.南京B.镇江C.汉口D.重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侵华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抗争史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列举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扼要回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2)这四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失败了,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
(3)从这四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