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了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哪场战争?[     ]A.

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了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哪场战争?[     ]A.

题型:0125 月考题难度:来源:
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了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哪场战争?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举一反三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时英国人可以轻易地雇到中国劳工为侵华战争工作;但到1884年中法战争时,香港的苦力却拒绝帮法国人船只装货。下列哪一项最能解释这种现象

[     ]

A.1860年中国劳工为英军工作,印证“工人无祖国”的说法
B.1884年中国劳工生活已大为改善,无须再替外人卖命
C.西方列强一连串侵略中国的行径,激发中国劳工的民族情感
D.中法战争波及香港,影响生计,故当地劳工不愿为敌效力
题型:0125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实质反映出他们

[     ]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题型:0102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五四运动
D.淞沪会战
题型:0127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中国经济、军事落后于英国
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中国政府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D.英国急于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题型:0101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图示可以将历史概念形象化,利于历史学习。依据以下《中国民主革命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此图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
B.据图所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C.从整体史观角度看,欧美各国民主革命历程与中国相似
D.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体现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多元化
题型:天津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