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在土地分配方面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中的核心是哪一个?(2分)
(3)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依据材料三,结合其实践效果,略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
⑴《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平均分配土地)( 4分)
⑵政治革命。( 2分)
⑶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无产阶级: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给分) (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归纳的能力。第(1)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太平天国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通过“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可知是指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其在分配土地时的基本主张应该是平均分配土地。第(2)题考查的是学生关于“三民主义”这一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材料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这三个革命中,民权是民族、民生的基础,故核心应该是民权也就是政治革命。第(3)题通过对上述三则材料的概括与总结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经三个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但由于其空想性及落后性注定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但由于此阶级的两面性也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共的领导加上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最终领导革命的胜利。
举一反三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邃尔败亡……在历史,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这一政策                                   
A.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B.调动了农民参加太平天国的积极性
C.为《资政新篇》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